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石景山乐园 >> 石景山乐园介绍 >> 正文 >> 正文

山河永定那天他无意中看到一座隐藏在民居中

来源:石景山乐园 时间:2023/5/21
白癜风用药能控制吗 http://m.39.net/disease/a_9575263.html

这些人创造过历史,也推动过历史,

尽管他们现在“沉默”了……

——石景山区文化建设研究会研究员王波

年8月,石景山区文化建设研究会研究员王波在去琉璃河勘测一个项目的时候,发现了一块矗立在民居中的烈士纪念碑,这里怎么会有烈士纪念碑?他十分惊讶,而上面的文字更是吸引了他的注意。

碑文

丰沙线自年十月施工,年7月1日接轨通车,提前完成半年之久。丰沙线东起北京南丰台,西至京包线上的沙城,全长公里,横穿太行山脉,八跨永定河急流,隧道六十七座,大中小桥八十一座。修建丰沙线铁路共有四万余人。有集体转业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路工程第八师,有原各营业线的职工,有祖国各地的农民兄弟。

碑文(续)

这只建设队伍,以建设社会主义的高度热情和英雄气魄,在与坚石、塌方、流沙、洪水、烈火展开的斗争中,共有名同志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其中有奋不顾身在烈火与洪水中抢救祖国财产而牺牲,有的为了坚持施工强渡洪水而牺牲,有的冒着生命危险向严重塌方与悬崖峭壁做斗争而牺牲。这种忠于人民事业的高贵品质与光辉的英雄事迹永垂不朽。

他这才得知,原来这块纪念碑是纪念那些在风沙铁路建设过程中牺牲的同志。

王波随即开始着手了解这段历史,因为留存下来的资料很少,王波几经周折,才搜集到了为数不多的这段历史的相关信息。

风沙线铁路,由北京丰台北至河北沙城,为了解决京张铁路运力不足的问题而建,全长公里。它沿永定河而修,穿越太行,数跨越永定河,沿途经过三家店、斜河涧、落坡岭、色树坟、雁翅、珠窝、沿河、幽州、旧庄窝、官厅等地。

从年冬铁道部集白线第一测量总队完成定测,年9月开始投入施工,到年6月通车,历时近三年的时间,全部工程是边勘测边设计,边鉴定边修改边施工。

参与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工程第八师(铁八师),辖22、23、24三个团

天津铁路局石太改线工程处

京西、山西、河北民工

“军职民工”,前后五万余人

前后五万余人参与,这条铁路的修建可谓凝聚着铁路建设者们的智慧、悲壮、艰辛和汗水。风沙线沿途条件艰苦,施工困难,高山险峻,永定河汹涌澎湃,夏天最高温度42度,冬天最低温度零下27度,最大风力可达十级。为了运送山西煤炭,宣化铁矿,和苏联援华物资,建设者们用最高涨的热情参与其中,他们使用的是简单的工具甚至是徒手劳作,其间险情密布,建设者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王波发现,仅在纪念碑上,凭碑座记载,就有位牺牲的烈士。他们是谁?那究竟是一段怎样的历史?从发现烈士纪念碑那天,王波就开始奔波寻找参与过风沙线铁路工程的人们。

寻访—丰沙线(琉璃渠)

寻访—丰沙线(春节沙城)

寻访—中铁四局宣传部(合肥)

王波坦言,即使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想要找寻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线索,仍然难上加难,一个个电话,一次次亲自寻访,“这些人创造过历史,也推动过历史,尽管他们现在‘沉默’了,我们还是应该知道他们。”每当别人问起王波为什么执着于此时,他总是这样说。

铁八师在城子村

照片中第一排左手边第一位的女子名叫赵丽琴,二十出头的她参与建设了风沙线,当时她所在单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工程第八师,又称铁八师。王波几经辗转联系到了她时,她已经是一位八旬老人,从她手中,王波拿到了这张珍贵的照片,这也是目前为止,王波找到的唯一一张有关风沙线建设参与者的照片。

寻访—铁八师赵丽琴、周维瀚(石家庄)

从赵丽琴口中,王波得知,当时参与建设的人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建设热情极为高涨,他们的豪言壮语是:活着干,死了算,死后埋在风沙线!

王波说,他了解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来自上海的姑娘,参加解放军后剿过匪,去过鸭绿江,到北京参加风沙线建设后,她特别想去看看天安门,这几乎是她朝思暮想之事。但当时交通不便,又一直在大山中施工,几次机会都失之交臂。不久,在一次事故中,这位上海姑娘牺牲了,而她的名字没有人知道……

建设会有牺牲,尤其在那样一个条件艰苦,工程设施设备并不先进的年代。像这样的事故,王波搜集到的资料显示,一共有四次,分别是:

事故一:修建色树坟隧洞,2工段渡河翻船,一次牺牲铁路职工27人。工区主任被判刑,段长、局长黎光受纪律处分。

事故二:开隧洞炸药爆炸,铁八师牺牲若干人。

事故三:2工段开隧洞塌方砸死一人。为河北民工。

事故四:抢救落水战友牺牲铁八师战士一人,蒙古族。葬在沙城烈士陵园,墓碑未找到。

凭碑座记载的这份牺牲人员名单,没有人了解他们的过往,王波曾经希望能征集到烈士的家属和亲友,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回音。

王波说,牺牲的时候他们都是年轻人,没有成家立业,怎么会有子女?如果他们在世,如今他们也都年过八旬,父母基本也已离世,他们可能注定只是一个个存刻在石碑上的名字。

祭奠-09首个国家烈士纪念日

尽管如此,王波仍然没有放弃,他将风沙线的建设历史写成诗歌,谱成曲目,只要有机会,就去朗诵,演讲。他希望通过一己之力,让这段历史被更多人知晓。

“他们不该被掩埋于历史的尘埃之中,”王波说,尽管他十分清楚,对于没有什么资料留存的“风沙线”建设史,有关它的一切可能注定要湮没于历史的长河……

《铁道兵魂铁长城》王波作词

如果您想追忆这段历史,可以前往位于石景山的冬奥公园,这里的火车乐园就是以“生态修复、丰沙记忆”为主题,按照丰沙铁路原铁路双线位置设计,东侧线成为贯穿休闲空间的漫步道,西侧线局部设为钢轨复原段,整合利用废旧铁轨、石砟等,还原了丰沙铁路原貌。站在由旧站台改造而成的铁路月台上,看着眼前的绿皮火车和斑驳的铁轨,也许在您的心中能够浮现出那些没有名字,但却参与建设,用青春和热血写下奋斗和豪情的年轻人……

拍摄单位

中共北京市石景山区委宣传部

北京广播电视台

来源:三大文化带

编辑:石景山区融媒体中心石大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