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冬奥会,位于石景山区的首钢滑雪大跳台火了!我国年轻小将谷爱凌、苏翊鸣,在这座仅有四个冬奥会比赛项目的新建场馆先后夺金,让大跳台再次成为焦点,很多人盛赞那里不愧为中国冬奥健儿的“福地”。
最美水晶鞋、时空雪飞天、工业迪士尼、奥运风向标、北京新网红、京西新地标……这段时间以来,首钢滑雪大跳台被中外媒体、运动员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名字,似乎一夜之间“爆火”,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
最好的赛道
“这是我滑过的最好的赛道!”谷爱凌夺金后说道。的确,不仅谷爱凌,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国际奥委会北京竞赛协会主席小萨马兰奇,还有其他的运动员和工作人员也对首钢滑雪大跳台赞不绝口。来自捷克的运动员Pancochova·Sarka第一次参加训练后,就感叹道:赛道维护得太好了!
与其他雪上场馆不同,首钢滑雪大跳台是唯一座落在城区的场馆,由于北京城区白天气温高、降温晚、寒潮短,所以只有在深夜至凌晨才能达到造雪的要求。为保证如期完成造雪任务,以山地运行经理韩冬为首,刘麒、魏巍重点配合的14人造雪团队时时监测气候及风向条件及时启动设备,每隔一小时进行一次实地查看,以便最大效率地进行造雪。
数个通宵的工作,最终完成赛道造雪面积约平方米,造雪总量达立方米,储雪立方米,为赛道塑形打好坚实基础。根据国际雪联要求,二次塑形专家需要通过对起跳台的位置、高度、仰角、抛物线长度和角度等进行精准塑形,搭建出助力运动员“飞翔”的台子。整个过程难度颇大,需由压雪车先将雪推出大致形状,随后用不同型号的雪耙、铁锹和除雪锹进行人工塑形,再用红线和水平仪这些精密仪器进行找平,压高补低,完成精细化塑形处理。经过反复测量调整,起跳台的搭建高度近4米,起跳台和着陆坡的坡度近40度,结束区的长度近30米。
炫酷的大烟囱
随着谷爱凌、苏翊鸣一起火起来的,还有大跳台旁涂刷着冬奥会会徽的冷却塔。“旁边的四个‘大烟囱’,让大跳台充满了一种酷炫的气氛,而这正是滑雪大跳台需要的气场。”谷爱凌惊喜地说道。
谷爱凌所说“大烟囱”,其实是老首钢废弃的冷却塔,在极具现代感的大跳台面前特别有厚重感,与雪白的赛道、五彩的会徽形成反差式的辉映,这才有了“炫酷的烟囱”“仿佛置身于网络世界”的种种妙赞。
据悉,冷却塔涂装的设计和实施有很大难度和挑战。冷却塔塔形巍峨高耸,历史沧桑久远,蛋壳结构的主体十分脆弱。为了确保景观效果,设计团队反复测试,重建冷却塔模型,模拟运动员起跳轨迹,精确测算冷却塔会徽涂装的尺寸和角度。最终确定涂装会徽高16.5米,宽13米,距地46米,这个点位的确认成就了与运动员的交叠。
由于冷却塔形体较大,施工过程中需要将会徽切分成单元画面,逐点确认会徽转折点,最后手工进行涂装。画幅要大、色彩要艳、图形要清晰,冬季施工难度极大,最终,在场馆团队、业主首钢和属地石景山区的共同努力下,涂装工作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于年1月2日顺利完成。这个景观的完成成就了出圈照片的产生,也成全了冬奥元素与老工业遗址的有效融合。
“后冬奥”期将成文体乐园
远眺首钢大跳台,宛如敦煌壁画当中的飞天飘带,因此得名“飞天”,又因形似童话故事中的水晶舞鞋,而被人称为“水晶鞋”。该建筑采用的是渐变颜色的设计,从蓝到黄的24种颜色,灵感来源于冬奥会会徽。大跳台主体结构长度米,最大宽度30米,高度60.05米,四座70米高的冷却塔作为跳台的附属背景,石景山、永定河则为环境背景。
与很多临时搭建的跳台不同,首钢滑雪大跳台是一座永久性跳台,而为了提高使用效率,首钢滑雪大跳台总设计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利将它设计成一座多功能跳台。其剖面结构不仅满足大跳台比赛的要求,还可以通过附加临时单元体结构在48小时内完成向空中技巧场地的转换,这样的变换技术同样是全球首例。
张利强调,好的设计一定要服务更多人。因此,奥运场馆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到如何让更多人受益。冬奥会后,该场地可承办国内外大跳台项目体育比赛,成为专业运动员和运动队训练场地、青少年后备人才选拔基地、赛事管理人员训练基地等,直接服务于中国冰雪运动推广。
与此同时,赛道在建设时就预留了出水口,大跳台不仅可以滑雪,未来还可以根据需求改造,进行滑水、滑草等更多项目。滑雪大跳台下方的体育广场和观众区,还特别设置了“氛围照明”系统,未来将给观众带来与传统赛事完全不同的观赛体验,同时也可以举办演唱会等大型文娱活动。拥有百年积淀的首钢原工业园区因为冬奥会扩展出崭新空间,一座集体育、文化功能于一体的“工业迪士尼”乐园将赋予它更强的生命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504.html